必去阁

必去阁>秦长青李唤儿 > 第八十六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1页)

第八十六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1页)

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

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

隋文帝时期,当官其实很简单的,读过书参加考试的时候仅有策问,也就是对答,到了隋炀帝的时候才开考十科。

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

考试的学生在当地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被称作生徒。这群生徒多数都来各大书院,以及皇家学府国子监,李承乾的崇文馆和李泰的弘文馆。

当然了,崇文馆是贞观十三年之后的事情了,弘文馆现在还叫文学馆,每年只招收38名学生。

国子监只针对于皇亲以及功勋之子,所以这个有和没有没啥区别,不管怎么培养都是老李的人。

唐代的科举制度分常举、制举两种。

所谓常举是指每年分科举行的科举;制举是指由皇帝临时下诏举行的科举。

太笼统了,实在是太笼统了!

秦长青就感觉唐朝的科举制度跟闹着玩一样。考试就考考四书五经六艺就完事儿了?

这么简单的话,秦氏书坊的教课书、练习册卖给谁去?

好在,老丈人认识孔颖达,这是好事,必须要借着给老丈人洗脑了。

为了让自己黑掉这群文人手里的钱,秦长青也是煞费苦心。

“岳父,你可知道为什么我朝有大儒、有术数精通、有明法精通的凤毛麟角?”

秦长青说的对,自古以来,什么都略懂一点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历史上记载的牛人们始终就是那么几个。

“为何?”

“因为术业有专攻啊!”

随即,秦长青给老李普及了一下上辈子的教育理论。

换成古时候的话就是,你要把教育分类,要想扳倒五姓七望,你得先优化教育。

比如:经义、法律、文字、算术、翻译、经济、农学、建筑……你要一一的分开,由专业的人士进行授课。

让你的学生,什么都略懂一点,将所有的理论知识,从小就打下基础,教育要从孩童是做起,七八岁的时候正合适。等到十五六岁之后,在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继续研读。

“岳父,咱们且先不说,将学业分类,先说一个县令的最基本的能力是什么?”

“这……”

老李一肚子话要说,可突然被问了,又理不清思路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去。

“很简单啊,首先是要懂法,其次是要懂农业,第三,要懂得术数。

律法就不用说了,粮食产量这么低,不懂农业怎么做到精准扶贫?不懂农业,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耕种,什么时候抗旱防洪?最重要的就是术数了,如果一个县令连术数都不懂,怎么知道一个县的盈亏?什么都不懂,下面的人不就可以肆意的糊弄他,作奸犯科了吗?”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